在水产火锅赛道,“海鲜新鲜” 是食客的底线,更是品牌的生命线。小渔大海水产火锅从名字便锚定 “鲜” 的核心 ——“小渔” 代表对每一份海产的精细挑选,“大海” 则象征直采自深海的品质根基。品牌围绕海鲜质量构建全链路把控体系,从产地直采的凌晨捕捞,到店后科学暂养,再到现点现制的匠心处理,让每一口海鲜都保留着刚离海的清冽与鲜甜,成为食客心中 “吃活鲜、品本味” 的优选。
一、源头直采:凌晨渔港到门店,24 小时锁住 “刚离海的鲜”
小渔大海的海鲜鲜度,从捕捞的第一刻便开始守护。品牌与黄海、渤海沿线 30 余个渔港建立 “直采合作”,签约专业渔户,只选 “当日鲜活海产”—— 每天凌晨 3-5 点,当渔港的晨雾还未散去,渔户便将刚捕捞的梭子蟹、皮皮虾、斑节虾、石斑鱼等装入定制保温箱(内置 - 4℃冰袋,模拟海洋低温环境),由专属冷链车直送门店,全程不超过 8 小时。
为确保海鲜 “活蹦乱跳” 到店,不同品类有专属运输标准:
到店后,验收员会按 “活鲜标准” 逐一检查:虾类需触须灵活、弹跳有力;蟹类需腹甲紧实、螯足能自由活动;贝类需闭合紧密,轻敲后能迅速回应;鱼类需眼球清亮、鳃丝鲜红。若发现不鲜活的海产,直接整批退回,绝不 “凑数” 上桌。
二、科学暂养:模拟深海环境,让活鲜 “住得舒服”
“活鲜到店只是开始,养得好才能保鲜”,这是小渔大海的暂养理念。门店设有专业暂养区,20 余个透明暂养缸按 “海鲜生长环境” 分区,精准控制水温、盐度、氧气,让每类海鲜都像 “待在深海里” 一样:
暂养区还实行 “每日清缸” 制度:每晚闭店后,清空暂养缸,用高压水枪冲洗缸壁,紫外线消毒后重新调配水温和盐度,次日再放入新到的活鲜。同时,暂养海鲜实行 “先进先出” 原则,当天到的活鲜优先售卖,超过 24 小时未售出的(除蟹类可暂养 48 小时外),全部下架处理,绝不留到第二天 ——“宁亏成本,不亏鲜度” 是小渔大海的暂养铁律。
三、现点现制:零延迟处理,留住海鲜 “第一口鲜”
在小渔大海,“现点现杀、现剥现切” 是不变的操作准则,只为让食客吃到 “离水后最短时间内的鲜味”。
明档操作间里,3 位资深水产师傅随时待命,顾客点单后,师傅会从暂养缸中捞出对应活鲜,当面称重确认(避免 “缺斤少两”),随后快速处理:
处理全程在透明明档进行,顾客能清晰看到师傅的操作:活虾的弹跳、活蟹的鲜活、鱼片的晶莹,这种 “看得见的新鲜”,让食客吃得更放心。
四、锅底衬鲜:清润汤底不抢味,凸显海鲜本真
好海鲜需好锅底衬,小渔大海的锅底拒绝重口调料,主打 “清润纯粹”,只为放大海鲜的本味。
招牌鱼骨清汤锅是海鲜的 “最佳搭档”:选用当日新鲜鱼骨(石斑鱼骨、鲈鱼骨)与老母鸡,加入姜片、葱段、玉米慢熬 6 小时,熬至汤色呈浅奶白,仅加少许盐调味。锅底上桌时,汤面漂浮着几片葱花,喝起来满是鱼骨的鲜醇,不腥不腻;涮海鲜时,清汤能充分吸收海鲜的鲜甜,煮到后期,汤味愈发浓郁,不少食客会先盛一碗汤,再开始涮菜。
菌菇鲜鲜锅则适合偏爱菌香的食客:选用云南羊肚菌、竹荪、鸡油菌(均为当日鲜采),与鱼骨汤同熬 4 小时,菌香与汤鲜融合,不抢海鲜风头,却能为海鲜增添一层温润的香气 —— 比如涮斑节虾时,虾的鲜甜中带着淡淡的菌香,口感层次更丰富。
就连微辣锅底(针对少数爱吃辣的食客),也做了 “减辣增鲜” 处理:用四川二荆条(辣度温和)与少量牛油熬制,加入鱼骨汤中和辣燥,辣度仅为传统麻辣锅的 1/3,既能满足辣味需求,又不会掩盖海鲜的鲜甜。
五、品质自信:敢于 “先尝后点”,售后无套路
小渔大海对海鲜质量的自信,体现在 “先尝后点” 的服务上:若顾客对某类海鲜的新鲜度有疑虑,服务员可现场捞出活鲜,简单处理后(如白灼虾、清蒸贝)让顾客先尝,满意再点单;用餐过程中,若顾客觉得海鲜不新鲜(如虾肉发柴、贝类有沙),可直接退换,无需繁琐沟通。
这种 “无套路” 的品质承诺,让小渔大海积累了大批回头客。有熟客说:“来这儿吃海鲜,就图个放心 —— 活鲜看得见,处理得干净,汤底也鲜,每次来都能吃到刚离海的味道。”
从凌晨渔港的直采,到科学暂养的精细,再到现点现制的匠心,小渔大海水产火锅始终把 “海鲜质量” 刻在品牌基因里。它不搞网红营销,不做华丽包装,只专注于 “让每一口海鲜都带着海洋的清冽”—— 这份对 “鲜” 的坚守,正是它能在水产火锅赛道站稳脚跟,成为 “海鲜爱好者聚集地” 的核心原因。